杜牧还能见到各种能人异士。有个叫王易简的人,70岁了,他精于演数,懂得机械原理,他经常到杜牧家来,跟他讲论“精大演数与杂技巧”。王易简指着某地说,这里地下有泉水,人们在他指的地方打井,嗬,神了,还真有泉水汩汩冒出来。这让小杜牧大开眼界。
杜牧10岁时,78岁的杜佑死了,不久,父亲杜从郁也死了。杜佑和杜从郁都葬在少陵。
杜从郁当时官居六品,元和年间他的月工资是40贯(《唐会要》),虽不算低,但要养活妻子儿女、小妾、奴婢,一家二三十口,日子略紧了些。
杜从郁死后,由于没有留下什么遗产,杜牧一家很快陷入了贫困。他家在长安的30间房子,陆续典当出去,八年间十次搬迁,奴仆当面逃去,只剩一个小书童,带着100多卷书跟着他们。杜牧落到了挖野菜吃的地步。冬天晚上没有蜡烛,就把白天读的书,在夜间默念背记。
杜牧12岁的时候,他的二伯父家的儿子,也就是杜牧的表哥杜悰,娶了唐玄宗的长女岐阳公主,做了驸马,后来还当上了宰相,成为杜家第十一个宰相。
青少年时期的杜牧出身高门大户,家学深厚,使他站在很高的起点上,树立冲天的大志,浑身洋溢着崇高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他的志向,就是像他爷爷一样当上宰相。他从各个方面要求自己。到20岁时,他读《尚书》《毛诗》《左传》《国语》及唐以前的十三代史诸书,用心探究历朝历代兴盛和衰亡的道理,财政、赋税、军事的状况,山川地形的险易,分析古人施政的长处和缺点,所得和所失,留心“治乱兴亡之还,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