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极力与外国保持距离的清政府遇到奉行全球自由贸易的英帝国时,其结果一言难尽。
1792年9月26日,访华全权特使马嘎尔尼,奉英王乔治三世之命,率领包括外交官、青年贵族、学者、医师、画家、乐师和技师等在内的近百人使团(如果算上水手和士兵,整个舰队有七百多人)准备前往中国商谈建交事宜。如此庞大的外交团队不仅在英国史上尚属首次,在当时的欧洲也是绝无仅有的事。
使团乘三艘舰船,由朴次茅斯港出发,在英国民众的欢呼声中浩浩荡荡地向着东方古国——中国前进。这三艘船是:装有64门火炮的战舰“狮子”号、小型护卫舰“豺狼”号以及东印度公司的“印度斯坦”号。
值得一提的是,随行的还有乔治·斯当东(使团副使)13岁的儿子——托马斯·斯当东。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可能是为了打发时间,小斯当东拜师于搭顺风船回国的四名中国传教士李神甫、周神甫、安神甫与王神甫(刚在意大利教廷接受完学习),学习中文。这段经历使得小斯当东在随后的外交接触中发挥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后来,很多照会文件都出自他之手。
英国政府会如此劳神劳力地安排这次出访,自然不只是让马嘎尔尼到中国一游。从英国到中国,可不像现在坐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了,当时的交通工具是轮船,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到。考虑到当时的航海技术、医疗状况等因素,马嘎尔尼等人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去中国的。好不容易去一趟,自然是希望尽可能捞到更多的利益。马嘎尔尼等人主要的使命有七大项,即:在中国开辟新港口以便英国贸易;尽可能在茶叶与丝绸产区附近获得一块租借地或小岛,可让英国商人长住,且司法权归英国;废除广州现有体制中的滥用权力;在中国尤其是北京开辟新市场;通过双边条约为英国贸易打开远东其他地区;要求向北京派常驻使节;在不引起中国人怀疑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了解中国,对中国的实力作出准确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