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90年代到如今,经过30年的不断实践与摸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单纯地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或者不断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都无法真正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而只有通过推进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去,让他们从事二三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增收问题。事实上,农民也早已发现,从事传统农业获得的收入十分有限,外出打工已经成为他们谋生的一条重要以至主要渠道,目前农村中比较富裕的农民,大多数都是靠从事二三产业致富的。
文化与贫困
有必要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千百年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基本上没有与乡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生活在乡村的绝大多数农民,从来都是不掌握或者很少掌握文化知识的文盲或半文盲。虽然农家门额上,常常也写有“耕读传家”的字样,但那不是告诫子弟为耕田而读书,而是要他们铭记孔夫子“学而优则仕”的教导,一旦掌握了文化知识,就实现“鲤鱼跳龙(农)门”,在过去通过科举在如今通过高考,进入到设在城市里的衙门或者机关里,那里从来都比乡村更有强烈的诱惑力。
相对其他阶层而言,农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整体上来说不是文化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他们历来主要是靠体力而非脑力获取生活来源,那些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尤其如此。由于整个农民阶层受教育的程度不是很高,甚至于还有很多人并未接受一定年限的教育,因而我国的文盲或半文盲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民中也基本上没有中高级知识分子,文化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农民缺少文化的状况之所以会长期存在,其中有经济能力不允许他们享受教育的原因,也有农民长期在观念上不重视文化的原因,但还有一个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重要原因,那就是:从事传统农业以及在乡村生活,实际上用不到多么深厚的文化知识,或者说没有文化照样可以做农民,种地对文化并没有多少刚性的需求。既然做一个农民主要靠力气吃饭,因而有一个好身体才是最要紧的,又何必去花那么大的代价去寒窗苦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