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理论物理学 在这一领域,张宗燧最为人瞩目。1938年,张宗燧还在英国留学期间,就在权威杂志《英国皇家学会会刊》上发表了诸如《双分子的吸附作用的统计理论》等多篇论文。1939年在瑞士求学期间,又写出了高水平的专论《包含介子的过程对于方位角的依赖》,发表在英国《剑桥大学学报》上。回国后,张宗燧进入中央大学继续从事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工作,并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一个二元固体溶液的彼德——恺尔克伍德的配分函数的一个补充》发表在美国《化学物理杂志》上。另外,在英国、丹麦等国的刊物上也不时有他的文章刊载。
黄子卿对溶液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也有一定成绩。他1935年测定水的三相点精确值为0.00981℃,被国际温标会议确认为标准数据。
5.其他领域 这一时期,我国现代物理学在其他一些领域也有所进展。
光学方面,严济慈、吴大猷等人较为突出。严济慈先后在国外专刊上发表论文19篇(至抗战前夕),其中与钱昌照合作撰写的《压力对于照相片感光性之影响》发表在法国的《科学院周刊》上,与钟盛标合作撰写的《氧与臭氧紫外吸光比较》发表在德国的权威刊物《自然科学周刊》上。吴大猷在抗战期间“研究工作毫不正常”的情况下,写出了一本《多原分子之结构及其振动光谱》的专著和19篇论文,同时还指导了杨振宁等杰出的科技人才走上物理学研究之路。